2018-10-19 10:30 工信部 全國工業領域電力需求
10月12日,工信部正式公布了全國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第二批參考產品(技術)目錄,共十六項技術產品入選,以下為工信部原文。
工信廳運行函〔2018〕31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
為貫徹落實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根據《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專項行動計劃(2016-2020年)》工作部署,經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推薦,專家評審、現場考核和對外公示,確定蘇管家智能變電站監管數據中心系統等16項產品(技術)為全國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第二批參考產品(技術)目錄(詳見附件),現予以公布。
請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認真總結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經驗,對參考產品(技術)加強宣傳推廣,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創新和技術改造,為工業領域落實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附件:全國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第二批參考產品(技術)目錄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2018年10月10日
附件 全國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第二批參考產品(技術)目錄 | |||
一、電力供需互動響應類 | |||
序號 |
所屬子類別 |
產品(技術)名稱 |
產品(技術)簡介 |
1 |
電力需求側管理系統 | 蘇管家智能變電站監管數據中心系統(EIS8000) | 產品主要應用于工業企業智能變電站監管和托管業務,同時支持配電、用電、動力環境、光伏、儲能、充電樁、運維、售電和決策分析等應用。產品以傳感采集設備為基礎,以通訊網絡為介質,以集群服務為核心,依托自主研發的分布式存儲平臺、實時服務平臺、分布式計算引擎、告警智能過濾算法,實現企業綜合電能在線監測、設備告警、線上集中運維、電能數據分析、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多維度統計等功能,通過PC(CS客戶端和BS網頁端)、移動端APP、微信等多種交互方式為用戶提供綜合服務; |
2 |
電力需求側管理系統 | 蘇管家能耗云平臺(EMS5000) | 產品應用于工業企業能耗管理,同時支持政府、學校和醫院等事業單位能耗管理。產品應用互聯網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通信技術,建立基于云架構的能耗大數據平臺,獲取企業用能信息和各類能源消耗情況,對能耗數據進行采集、匯總、傳輸、分析,實現重點能耗數據實時監測、統計分析、預警、能源績效、設備管理、能源調度、節能診斷、設備狀態診斷等多種功能,實現了電力需求側管理數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使用戶用能更安全、更經濟、更綠色; |
3 |
電力需求側管理系統 | 新聯能源綜合服務云平臺 | 產品應用于對電力用戶的配用電監測與能效管理。采用互聯網+模式,集成云計算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和數據采集等技術,支持Web、App、微信訪問方式。實現配用電設備的采集監測與能效管理,支持需求響應、園區抄表、光伏系統監測、空調監控擴展應用等功能; |
4 |
電力需求側管理系統 | CET智慧能源云平臺 | 應用于工業企業、園區、建筑等領域。采用高精度、長距離穿透通信組網、多類型能源數據并發采集、邏輯控制邊緣計算、大數據挖掘、深度學習數據預測模型等技術,實現了電氣安全隱患預警、設備狀態及動環參數可視化管理、諧波分析及電能質量事件容忍度評估、能效指標對標及考核、設備能效評估與節能診斷、需求側管理平臺數據上傳、需求響應執行及效果評估等功能,并可進一步深挖用戶節能節電潛力,提供咨詢改造等相關服務; |
5 |
電能監測終端 | 新聯CJJ-XL型電力能效監測終端 | 產品應用于電力能效監測技術領域。結構采用開口卡接和針刺取電方式,可不斷電安裝。實現接入線路的電壓、電流、功率和電能量計量,與網關節點進行數據交互,并將數據傳輸到智能電能云平臺系統,實現對電力用戶用電信息和能效監測,為實現能源精細化管理提供數據采集,具有不斷電安裝、占用空間小、安裝成本低、安裝后免調試等特點; |
6 |
電能監測終端 | 天納TN-E6100-V型電力能效監測終端 | 產品應用于電力能效監測技術領域。運用交流采樣、測控、傳感器等技術原理,具有電能計量、狀態量采集、熱工量(非電氣量)采集、控制輸出、數據存儲、凍結數據、事件記錄和報警、通信功能、中繼轉發、監測終端維護、脈沖輸出、顯示功能、安全保護等功能,具有高穩定、高精度、可擴展、體積小等特點,是一款用于計量正反向有功電能、抄讀溫度、壓力、流量、濕度等模擬量的現場終端; |
二、能效電廠類 | |||
1 |
余熱余壓利用 | 陜鼓燒結余熱能量回收驅動技術(SHRT) | 技術應用于冶金系統燒結余熱能量回收。采用獨特的三機、串聯、同軸技術、多工況復合工藝控制技術(風量、轉速、負荷)、在線無擾切換技術和新型的能量轉換節能技術,將燒結余熱汽輪機、燒結主抽風機以及同步電動機同軸串聯布置,使原有的龐大系統簡化合并,同時避免了能量轉換損失,對實現裝置效率提升,減少環境污染和能量浪費,穩定爐頂壓力,改善高爐生產條件,降低產品成本效果顯著; |
2 |
余熱余壓利用 | 陜鼓硝酸裝置蒸汽及尾氣循環利用能量回收機組系統技術 | 技術應用于化工化肥行業。采用先進的雙加壓硝酸工藝流程,運用制備氨空混合氣、氨的氧化與余熱回收、NO的氧化和廢熱回收、NO2吸收生成硝酸和硝酸的漂白、尾氣能量回收及排放技術,將生產中的反應熱和吸收后剩余的壓力能回收轉化為機械能驅動機組,通過這一裝置,硝酸生產的主要能量消耗完全實現系統自給,在保證工藝系統運行的同時,將富裕的高品質自產蒸汽輸送到蒸汽管網,能量得到綜合利用; |
3 |
熱泵技術,小功率用電設備節能 | 高而美高能效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組 | 產品應用于工廠企業生產過程、生活用熱水供應。采用“分液冷凝”技術,通過巧妙的結構設計和有效手段,實現兩相流中蒸汽與凝結液的分離,確保冷凝過程中及時排出凝結液,提高冷凝器的換熱系數和壓降。在冷凝面積相當時,分液空氣源熱泵熱水器比普通機型提高了一個能效等級,同時在低溫時能高效制取采暖用熱水,降低了企業成本; |
4 |
節能 | 吉玄磁屏蔽式永磁調速器 | 產品應用于離心式水泵及風機的節能改造。采用磁渦流耦合技術,通過電機側安裝導體盤,負載側安裝永磁體盤,通過磁耦合渦流感應磁場傳遞扭矩,達到有效節能的目的。產品現場調整簡便,運行可靠性較高; |
5 |
其它高效節電產品 | 寶機CS6140J系列節能型機床及其技術 | 技術應用于機械電子領域,適配于CS6140J-6266J全系列普通機床。采用瞬態有功功率測量模塊、電動機啟動識別模塊、剎車電流、時間和轉速三重自動反饋模塊技術,輔助以電動機規格識別軟件、電動機啟動與運行靜音軟件、“故障一鍵恢復按鈕”等功能模塊,通過微計算機控制,根據機床負載大小,精確測量機床電動機瞬態負載功率,以控制大功率和小功率準確地自動切換,降低機床電動機能耗。產品結構及裝配簡單,無需調整,故障率低,確保了機床運行的穩定性; |
三、移峰填谷類 | |||
1 |
分布式能源利用 | ZN-PCM空氣式太陽能集熱器 | 產品主要應用于集中供暖、分戶式供暖及熱水、分布式能源站等太陽能資源豐富地區,無溫度條件限制。以空氣為傳熱介質,解決了在寒冷地區集熱器凍裂、防凍液泄露的問題,集熱管采用真空雙螺旋結構并且帶有玻璃彈簧,減少了供熱時集熱器的熱損失,利用相變蓄能材料,降低集熱管溫度波動,同時儲存多余太陽能熱量,提高系統熱穩定性與可靠性,成本低; |
2 |
儲能(電)技術應用 | ZN-PCM相變蓄熱式蓄能罐 | 產品主要應用于儲能(電)技術領域,采用先進的相變蓄能材料解決了熱量的儲存問題,降低了管內供水溫度的波動,提高系統熱穩定性;采用專有的PLC控制系統對電加熱功率、加熱時間進行智能化控制,實現谷電的充分利用,有效節約了企業成本,同時結合太陽能熱利用設備,將太陽能熱量存儲用于日常民用、工業用熱水,緩解能源大量消耗帶來的環境污染; |
3 |
熱泵技術,電蓄熱,儲能(電)技術應用 | 高而美低溫型熱泵采暖、干燥機組 | 產品主要應用于工廠、礦山、生產性供熱和生活性供暖領域。采用中間噴氣增焓技術,實現準二級壓縮,增大了系統的制熱量及降低排氣溫度,使機組的性能及穩定性增強;采用防凍過冷增焓技術,利用增焓支路的制冷劑余熱對蒸發器底盤進行自動防凍化霜,增大了主路的制冷劑過冷度,提高了系統的制熱量; |
4 |
電蓄熱 | 卓越ZY-G-DXR電加熱式固體蓄熱設備 | 產品主要應用于新型樓宇冷熱源系統、蓄熱式熱風烘干系統、蓄熱式導熱油鍋爐系統和蓄熱式蒸汽鍋爐系統電蓄熱,充分利用低谷電、風電、光電等廉價電,發熱介質將電能轉化為熱能后,存儲于具有絕熱保溫效果的固體蓄熱體中,通過PLC程序控制,保障輸出溫度的穩定性,實現設備運行智能化、自動化。產品具有緩解用電壓力降低運行成本、模塊化組裝、全自動化智能控制系統、設備整機占地面積較小、采用常壓系統安全性高和設備運行中熱效率高等特點; |
四、其他 | |||
1 |
熱電冷聯產,多能互補 | 中海潤達多腔孔陶瓷復合絕熱材料 | 產品主要應用于電力、石油石化、供熱、冶金等管道及設備的保溫,建筑保溫防火隔熱。采用中空陶瓷?;⒅椤⒎摧椛浼{米配方、纖維復合而成,具有多級閉孔結構,硬質可卷曲;是集A1級不燃、長效穩定、耐鹽霧腐蝕、環保節能、可循環利用為一體的新一代保溫材料,在提升保溫效果的同時,可大幅度減少保溫材料使用厚度,減少設備散熱表面積,達到節能、減碳、環保的效果; 通過中國電力規劃設計協會科學技術成果鑒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新產品技術鑒定,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檢測,獲得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 |